掌握英文寫作要領 閱卷不再憑感覺

 

 

文、攝影/ 陳胤祖

 

 

不若選擇題只有 ABCD 四個選項,作文因為沒有標準答案,成為許多老師們閱卷時的難題。為了幫助英語文教師更有系統地批改學生作文,也讓學習者更快掌握英文作文訣竅,ETS®臺灣區總代理忠欣公司特別在今(2018)年4月23日舉辦「掌握作文技巧,學測高分不是夢!」工作坊,邀請中正大學語言中心講師、ETS 認證托福網路測驗(TOEFL iBT®)專業發展工作坊(Propell®)講師楊岳龍前來授課,傳授英文寫作教學的方法和技巧。

 

 

有效的主題句 是作文關鍵第一步

與會者包括來自國中、高中的英文科教師,或在大學語言中心任教的講師。各方英語教育工作者藉此齊聚一堂,除了期待透過講者分享教學經驗、增進教學技巧,亦樂於交流彼此的作文閱卷經驗和問題,來促成激盪不同想法的目的。

 

楊岳龍在一開始指出,寫作是包含「計畫」(planning)、「草稿」(drafting)和「修正」(revising)三個步驟的過程。在計畫階段,需要蒐集、整理與題目相關的素材資訊或想法,並將這些素材組織成大綱;草稿階段則要根據有效的主題句(effective topic sentences)和立論來擬訂;撰寫完成後,則需再針對基本問題,如大小寫、漏字、標點、拼音,進行檢查和修正。

 

怎樣的主題句算是有效的呢?「有效的主題句要足夠聚焦、能夠以立論進一步支持。」他舉例,「比德韋爾小學過於擁擠」屬於有效的主題句,這句話明確指出是哪一間學校、有什麼問題等;相對地,「公立學校很棒」就不是有效的主題句,「過於含糊、廣泛或狹隘的句子都不適合作為主題句。」

 

因此,楊岳龍建議教學者在指導學生英文寫作時,可以先就撰寫的計畫、草稿,識別出裡頭包含哪些主題句,並進一步確認這些主題句的有效性、是否有過於含糊、廣泛或狹隘的問題。

 

當學生完成一篇作文,應該依循哪些標準進行評分,也是許多老師煩惱的課題。對此,楊岳龍提出「CLUESS」六大原則作為參考,分別為「連貫性」(coherence)、「語言文字」(language)、「統一性」(unity)、「重點」(emphasis)、「立論」(support)和「句子」(sentences)。

 

 

與其只寫「drink 不如直接亮出啤酒名

楊岳龍表示,許多人會將「連貫性」和「統一性」混淆。他解釋:連貫性指的是句子或段落之間的順序、條理關係;統一性則是句子和段落所要說明的內容,必須緊扣著主題來發揮。

 

舉例來說,在「Exercising improves mental health. Exercising makes you healthier and stronger. Exercising is physically beneficial.」(運動促進心靈健康。運動使你更健康和更強壯。運動對生理有益。)這段文字中,便同時犯下不連貫、不統一的問題;較正確的寫法應該是「Exercising improves mental health. It makes you not only stronger, but also feel happier.」(運動促進心靈健康,不但能使你更強壯,也讓你感覺更快樂。)

 

至於「語言文字」,則不僅須注意文法是否正確,用字精確與否,也很重要。例如,相較於「drink」,「soda」較為明確、具體,而「mug of root beer」(一款啤酒名)則又比「soda」來得更精確。

 

楊岳龍也提到,根據讀者的習慣,結尾和開頭是最容易令讀者留下印象的段落,因此一篇作文的重點應該在這兩個段落加以強調。立論的要點,不僅要針對主題提出支持證據,還必須具體、有根據可循,比如要說明住宿比住家裡更方便,「到學校僅需十分鐘的時間」,就會比「更快到學校」還要來得更有說服力。

 

要造出正確的句子不難,但若要有效吸引讀者,就沒那麼容易了。作文的句子需要注意兩個原則,除了要避免使用過度重複、累贅的字詞,長句和短句也有不同的功能。短句用以強調重點、介紹重要概念;長句則適合用在提供細節、解釋概念之間的關聯性。

 

表1

 

 

在一一介紹過 CLUESS 六大原則後,最後楊岳龍還分享了評分項目等級表,談自己如何按照內容、組織、文法等五大面向的優劣等級來評分,幫助教學者建立一套系統性評分標準。

 

一名在高中任教的英文科老師表示,在教學過程當中,常面對給分標準不明確的問題,這次的工作坊釐清了她存在已久的疑問。也有一名老師分享:「以前改作文比較『憑感覺』,現在學到這套評分框架,對學生和我都有很大的幫助。」

 

 

 

About 楊岳龍

現職:國立中正大學語言中心講師、ETS認證托福網路測驗專業發展工作坊講師

學歷: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教學博士班生

專業領域:口語溝通、聽力教學、寫作教學

 

文章出處:《托福季刊》第13期